似曾相识燕归来
似曾相识燕归来
文/咸继芹(麻醉科)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人林徽因的这首诗歌,把一幅四月天丰美的画卷缓缓打开,展现于我们的眼前。在这花香四溢的四月天里,我们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生殖医学中心楼下的鸟巢中,有一个小黑影在生殖中心门前的“百草园”,与去年燕子飞走时留下的鸟巢之间穿梭,闻姬主任高兴地告诉我:咱们聪明伶俐的小燕子又飞回来了!我跑到鸟巢下偷偷张望,果然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小头颅在晃动,可能是我这位不速之客惊扰了正在筑巢的小家伙,他鸣叫一声就飞跑了。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记得小时候家里多是草屋,燕子喜欢在有人居住的房梁上搭窝繁衍后代。房梁上通风,采光,觅食等都非常方便,紧靠墙壁比较坚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蛇、老鼠的袭击,为小燕子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给自己后代一个温馨幸福的家。燕子是人类的益鸟,最愿意接近人类。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有史料记载:一个燕子一个季度就能吃掉大约25万只害虫;人类居住的地方,蚊虫比较多,食物来源比较丰富。燕子归来筑巢,是吉祥如意,和顺美好的征兆,象征这家人善良、温和。民间有:“喜雀报喜,巧燕来归”的说法。
燕子搭窝的材料比较简单,多是泥土、稻草、根须、残羽等。它们飞至河边、水潭,啄取湿泥,集成丸状,然后衔回,再混以稻草、残羽,在房梁或屋檐下筑巢。筑巢时,燕子在巢内垒泥,由里向外挤压泥球,所以尽管巢外面凹凸不平,但巢里面却较为平整。巢内再铺上轻羽、软毛,以及细柔杂屑,便成了一个很舒适的家了。建造一个新巢,雌雄燕通力合作,至少也要花十几天的功夫,每日里往返数次,才能垒起3~4厘米泥墙。假如筑巢的泥土取得不好,或者所造择的房梁太光滑,还会发生倾巢事故,前功尽弃。这时,燕子会锲而不舍,从头做起,重新施工筑造新巢。
老人经常教育孩子要爱护燕子,不许打燕子、拆燕窝、吃燕子。燕子是有灵性的动物,有”燕子不进恶人家“的俗语。通过对子孙后代的教育,逐步形成爱护鸟类的良好社会风气。与当今”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一脉相承。 通过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必会出现山青、水秀、天蓝,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愿景。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古往今来引起许多文人墨客为燕子提笔研墨,尽情抒发心中的家国情怀。最着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的美好想象;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把活灵活现的小燕子展现于人们面前。宋朝文学家苏轼的《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无心,却见证了诸多时事的变迁。勾起了诗人们无限的想象与感慨,写下了名留千古的诗篇。
燕子注意与人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它可能是从那些距人类太近或太远的动物的遭遇中得到了启示,做到了既与人亲近,又不受人的控制,时刻保持自己的精神独立,人们称它为益鸟,并将燕子的到来形容为春天的象征。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我们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楼里的小燕子,于2017年结缘初遇,2018年再次飞回,闻姬主任写下了《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的美篇;2019年4月发现了旧燕归巢,大家非常高兴。因为燕子象征着吉祥如意,广结善缘,传递着春之美,象征着我们医院及生殖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寓意着来我们医院就诊的每一位患者,在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的关怀与帮助下,都可以尽快尽好的早日康复,每一位不孕不育夫妇,每一位年轻的妈妈们,都会像燕子妈妈孕育小燕子一样着床,孕育,生养,呵护,成长,多子多福,孕育出健康,可爱的宝宝。在生命的年轮里,永保一段春天的时光,放飞美好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