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为榜样

可是,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吗?有的同学课间、周末的时间全都扑在了学习上,但成绩却没有与之相对的“收获奇效”,究其原因,黎雨佳认为,很可能是因为在学习的时间里,精力不够集中,学习效率低下。

“学习要追求效率。”黎雨佳每周都会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甚至精确到每一天,每一个小时。学习时集中精力,提高效率,才能取得突破。为了提升专注度,她拒绝电子产品以及游戏的诱惑,周末通常都回到教室,只为找到学习的氛围。她从来不熬夜,该玩的时间敞开玩,“只要做好学习计划,知道总共有哪些任务,安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心中有数,才不慌乱。”

高三的每一场考试都涉及到排名,不论对谁来说无形中都是一种压力,黎雨佳也不例外。为了排解压力,她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将自己的压力和情绪都写进日记中,把遇到的问题都写下来,避免下次再犯错误;日常放松时,她喜欢看小说、散文、历史类书籍。“以前我喜欢看汪曾祺的书,后来喜欢看《隋炀帝杨广》《明朝那些事儿》那样的通俗历史书籍。现在,涉猎的面越来越广。”

黎雨佳认为,一手烂字,很可能会让自己无缘重点高中,更别提好大学了。“越来越多的考试在普及网上阅卷,高考、中考都是这样,但别以为网上阅卷对书写的要求就降低了,相反,要求更严了。如果从小就写字不规范,下笔力道也没练好,书写不整洁,那答题卡通过扫描仪扫进电脑时,可能是一团模糊。所以,从小就好好练字吧,一手漂亮、规范的书写不仅仅能让卷面整洁,还能一定程度上加快书写速度,让你在中考、高考这样书写量极大的考试中取得优势。”

黎雨佳(中)与老师们在一起

练深厚内功

关键须找准学习方法

谈到学习方法,黎雨佳表示,学习并非依靠占用的时间多,主要在于抓重点,“我平时学习的时候,都会提炼关键点,比如在复习生物、数学时,把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学扎实,提炼出重点,再配合刷题。但是,每个人有不同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语文是一门积累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黎雨佳注重搜集整理。以文言文板块为例,她将教材以及课外阅读中遇到的实词、虚词归纳整理,并摘抄下出现这些词的典型句子,将它们放到特定语境中方便解析。在平时考试中,注重答案的分析,“虽然语文主观题的答案通常较为抽象,但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理清答案是如何组成的,为什么要这样作答。”

对于作文,黎雨佳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才是提升语文能力、写作能力和人格修养的根本方法。很多同学都对作文发愁,有的认为不会审题,有的认为不会描写方法,有的认为应试教育的作文没意思。但实际上,作文写不出来的原因就一个:读书太少。在这方面,除了日常的自我阅读累积,黎雨佳的班上会张贴年级间的优秀作文,供大家参考。

英语学科的基石在于单词。除了熟练背记高一到高三的英语单词外,黎雨佳还提前背记了英语四级词汇。每次考试,遇到的生词,她都会整理下来。对于单词的背诵,她表示“不要怕遗忘”,过目不忘的天才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时候,单词背记就是和遗忘作斗争。为此她采取“一次多记,反复温习”的方法,最大程度地将所学知识掌握运用。

英语的阅读理解、作文与语文学科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做语文中的文言和英语中的阅读理解都是同一种感觉:都需要查生词,都需要分析语法,都需要判断句式。”黎雨佳认为,对于这种语言类的学科,最笨却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声朗读。因为课文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语境,能让人很快地记住生词。另外,当对课文熟读成诵之后,一些基本的句式就印在脑子里了,下次做类似的题时,光靠感觉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在英语作文方面,多读多练,不随意使用生硬的句型。

数学一直是黎雨佳的强项。在今年高考中,黎雨佳提前半个小时就做完了数学题,并取得了满分的优异成绩。她认为,数学的基础题主要考查思维方法,因此在平时学习和刷题时,对于基础题,要多动脑,不仅要做对,更要想出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压轴题通常计算量大,题干包括的信息很多,解题思路复杂,要将这些信息“逐层剥开、逐一分析、逐步作答”,想出解题思路后,就要“一个思路走到底,以免东想西想造成思维混乱”。

对于压轴题的训练,黎雨佳表示,自己采取小专题的形式练题,利用好一切资源,如《招生考试报》学科版上的一些专题训练通常是不会放过的。

准确的计算能力是解题的基础,这个习惯一定要训练好。到了初中、高中阶段,题目的步骤变得多起来,而且都是有相互联系的,如果前面几步就把结果算错了,后面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对的。当然,还要整理错题,高中阶段的知识点、题型,相对而言是有限的,整理时,只要能保证这次做过的题型下次不再出错,就不要重复整理了。

理综三门学科的知识点有关联但又不同,因此学习的方法也不一样。

黎雨佳认为,物理学科在高一高二时要多练题,对试题反思,做题时按部就班先易后难,短时内找不到解题思路的题先放一放。

化学的知识点较为零碎,要按照板块整理,或者分题型整理。常见题型要在整理的基础上提炼答题模板。

生物的学习方法类似化学。当然,由于生物学科需要背记的知识点较多,要根据自身实际,利用“顺口溜”等方式提炼关键词,牢固掌握知识点。

学妹们纷纷要求合影,沾沾喜气

造纯净境界

求知精神令师长赞赏

班主任黄智槐至今还记得对黎雨佳的第一印象:“眼神非常清澈,交谈中感觉到她精神世界很纯净,不受外界干扰。”凭借多年的教书育人经验,他认为这些特质更能让黎雨佳在学习生活中,静得下心,沉得住气。

很快,黎雨佳在学习中就展现了这种特质,课堂上学习效率高,笔记少,她认为没必要记的便不会写在书本上,与不少学生满书的笔记形成鲜明的对比,“她属于听觉型娃娃”,黄老师说。

语文老师袁学民则认为,黎雨佳在学习上散发着典型学优生的特质——对问题的执着追寻,课堂上积极发问,课后积极跟进,这种对学习的渴望,塑造了她成熟的性格。尤其在高三阶段,每天晚自习后,她必到老师们的办公室问问题。属于“亲师型”学生,“长期在教师办公室‘打晃晃’”,这让她在面对困难时,显得更为游刃有余。

对于离家求学的学子来说,家永远是温暖的港湾。自高中到市区读书后,忙于学业的黎雨佳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不免让父母担心。黎雨佳的妈妈说:“当初从青白江到成都上学,我一开始还有点担心她的自理能力不够,没想到后来发现她吃学校食堂也挺习惯的,生活也挺好的,我就不担心了。”孩子学习上有压力的时候也不怎么跟她沟通,虽然表面上大大咧咧,但其实是一个很细腻的女孩儿。

黎爸爸知道黎雨佳的高考成绩后非常高兴!在他看来,以女儿的实力来说并不算意外,但是他还是被女儿的高分惊讶了。“综合模拟考试的成绩和估分的情况,我就知道她有这个实力,让我非常惊讶的是分数竟然这么高。”

黎爸爸说,平时女儿的生活方面主要是妈妈在负责,自己会和女儿沟通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她和我比较像,处理事情时比较淡定,我也经常告诉她要多注重学习的过程,只要学习的过程扎实了,结果就一定没有大的问题。”高三以后,在学业上,黎爸黎妈显得“力不从心”,但又想为孩子分忧,于是,老早便开始了解招生政策,和女儿探讨学业规划,以解决其“后顾之忧”。

高考结束近一月,黎雨佳割舍不下让自己成长的中学校园,以及给予自己谆谆教诲的老师,为此,在高考后考驾照的间隙,她总跑回学校找老师谈心,聊将来的打算,展望大学的美好生活。如今,她已如愿走进清华校园,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里,发扬执着求知的精神,探索无边的世界。(文/图 彭禄毅)

本文来源:招生考试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